「小便」出現這種顏色,竟是「腫瘤」前兆!一秒看到尿液「8大變化」的隱藏病症

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你會做什麼?大多數人一定回答:小便。很少人注意到,其實排尿是日常生活最頻繁的行為,平均成人每天的排尿量達1200-1500cc,而排尿的頻率、次數、顏色,都反應了身體健康的狀況。

根據醫療網站《Health.Ucsd》報導指出,成人的尿液是由水、尿素、氯化物、鉀、鈉、肌酸酐及其他溶解離子組成,最常見的尿液為如琥珀色的 黃色,這是尿液中的尿膽素的顏色,而尿膽素是從廢棄的紅血細胞所合成的廢氣物質。倘若尿液顏色不是呈現琥珀般的黃色,就要注意身體是否有以下狀況:

(請繼續往下閱讀…)

 
 
 

  • 尿液呈透明色:大多是飲水過量,可能會稀釋體內多的電解質與鹽份,對血液中的化學不平衡不利。
  • 尿液呈暗黃色:正常範圍質內,但可能有輕度脫水的現象。
  • 尿液呈淺橘色:可能有脫水,或是肝病、膽管問題,這種顏色通常是由血液中排度過量的維生素B群所造成。
  • 尿液呈橘色或棕色:尿液中如出現這種顏色,有可能是黃疸症,或橫紋肌溶解及嚴重脫水所造成。
  • 尿液呈粉紅色:可能食用甜菜、莓果類造成的顏色變化,但如果飲食中沒有特別調整卻出現這種尿液顏色就要小心。
  •  
     
     

  • 尿液呈紅色:有些食物如紅蘿蔔、大黃、黑莓、飲料色素會導致尿液偏紅,但如果在沒有飲食改變前提下,出現紅色的「血尿」,就可能是尿道腎結石、尿道感染、甚至腫瘤的徵兆,也可能是攝護腺病變、鉛或汞中毒的症狀,因此尿液如果出現鮮紅色,務必立即就醫。
  • 尿液呈白色或乳白色:表示血液中的某些礦物質(如鈣或磷酸鹽)含量過高,又或是尿路感染、蛋白質過多,宜諮詢專業泌尿科醫生
  • 尿液呈青綠色:有些人吃蘆筍時會出現尿液變綠,但如果飲食正常卻出現這種顏色,就要注意是細菌感染、綠膿桿菌感染等徵兆。

提醒民眾除了應該定時排尿、不憋尿之外,每天也要攝取足夠的水份,稱人一天應喝2000-3000CC的水,也要注意不偏食、不穿緊身衣物以免擠壓膀胱。

 

參考資料:health.ucsd   成大醫院護理部

分享智慧,好運常來:

按讚支持我們!保證不會讓你失望